欢迎访问库车市人民检察院!
当前位置:首页>>自身建设>>党的建设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问答(一)
时间:2022-01-2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1.为什么要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能够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全党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一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站在建党百年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党走向第二个百年新的伟大革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创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实践。党的百年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启迪和政治智慧,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丰厚滋养和强大力量。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能够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能够教育引导全党继续发扬彻底的革命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保持面对新的“赶考”的高度自觉和清醒,进一步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二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健全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历史已经证明,什么时候全党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事业就不断取得胜利;离开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就必然弱化,党的事业就必然遭受挫折。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有利于引导全党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第三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100年来,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也有来自自然界的,既有传统的也有非传统的,“黑天鹅”、“灰犀牛”还会不期而至。我们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总结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这对于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对于进一步激励全党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责任意识、担当精神,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从党的性质、宗旨和纲领看,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一经诞生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就把“人民”二字铭刻在心、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1925年,毛泽东同志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指出:“为什么要革命?为了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的幸福。”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党章明确规定,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第二,从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实践看,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纵观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一部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战胜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严峻挑战,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3.为什么说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100年来,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在接续奋斗中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体现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四个伟大成就。

  第一,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伟大成就的历史意义在于,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第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这一伟大成就的历史意义在于,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第三,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成就的历史意义在于,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第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4.如何理解党的前两个历史《决议》的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这里所说的“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是指,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一个历史《决议》”)和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可从3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第一,两个历史《决议》实事求是总结了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经验教训。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两个历史《决议》对毛泽东同志等重要人物,对遵义会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要会议,对“文化大革命”等重要事件,都作出了客观中肯、合乎实际的评价,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第一个历史《决议》总结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阐述了“左”倾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第二个历史《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作出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充分肯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

  第二,两个历史《决议》在重大历史关头统一了全党思想和行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党迫切需要统一思想、指导实践,这是两个历史《决议》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一个历史《决议》是在全面抗战进入新阶段、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受到严峻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当时党内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仍然阻碍着党的正确路线、策略的制定和执行,第一个历史《决议》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同时党内也出现了值得警觉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倾向,我们党需要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第二个历史《决议》的作出,实现了“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目标。两个历史《决议》的出台过程,既是党倡导民主、推行民主的集中体现,又反映出党能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两个历史《决议》为全党正确看待历史、科学把握现实、更好走向未来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和思想支撑,为统一全党思想、维护全党团结、继续前进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三,两个历史《决议》对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两个历史《决议》是总结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所产生的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都是在重大历史转折时刻对党的历史经验作出的系统总结,是我们党在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标志。第一个历史《决议》,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条件,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全国解放奠定了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第二个历史《决议》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两个历史《决议》产生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有所不同,但都是在重大历史关头作出的,对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我们党的光辉文献,其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

   

  5.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背景?

  《决议》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第一,拯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成为最迫切的任务。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在中国攫取许多重要特权,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束缚着中国。封建统治腐败,代表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政府,日益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一个卖国的、腐朽无能的、扼杀中国生机的政权。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拯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第二,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因没有找到科学的理论、正确的道路和可依靠的社会力量而以失败告终。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后,中国尝试过君主立宪制、帝制复辟、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各种形式,各种政治势力及其代表人物纷纷登场,都没能找到正确答案,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仍然没有改变。历史呼唤着真正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伟大复兴使命的承担者。

  第三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十月革命发出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号召,使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中国人民感同身受,这就推动先进的中国人倾向于社会主义,推动他们了解指导十月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第四,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一支日益重要的新兴社会力量。在中国的思想界发生剧烈变化的同时,中国社会结构也悄然发生深刻变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忙于在欧洲战场厮杀,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壮大起来。五四运动前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工人阶级除了具有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等基本优点,还具有坚决而彻底的革命性等突出优点,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必然成为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中国先进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投身群众斗争实践,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第五,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在中国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实际教训中,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直接原因。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来源:共产党员网

本院简介
本院领导
本院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