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库车市人民检察院!
当前位置:首页>>自身建设>>党的建设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问答 (四)
时间:2022-02-1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16.如何认识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决议》指出:“一九五六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实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步骤。按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序展开。在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合作经济表现了明显的优越性,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到1956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成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公有制。亿万农民和大多数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资本家所有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基本上转变成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的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绝对统治的地位。生产关系上的这一深刻变革,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党采用和平的方法,积极而又循序渐进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得消灭私有制这样急剧、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但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基本稳定发展,而且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我们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最后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曾经设想过的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对个体农业,我们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渡形式。对于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中国共产党的这些独创性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经济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新的经济基础建立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教育科学文化体制也基本形成。到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标志着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依据这一客观历史进程,党的八大郑重宣告;“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变革资产阶级所有制,变革产生资本主义的根源的小私有制。现在这种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极大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此,党面临的根本任务,就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大步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满怀信心地说,“已经得到解放的中国人民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定能够一步一步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此开始了。

 

17.如何理解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认识?

《决议》指出:“党的八大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形势,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和平建设时期已经到来。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这一伟大变革的完成,推动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向着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转变,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以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我国国内所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即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必然要在社会阶级关系方面引起根本变化。在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被消灭以后,剩下的剥削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农阶级也处在被消灭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农民已经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这意味着,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党和国家必须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国内主要矛盾形成新的认识,作出新的判断。

第三,在生产力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要改变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旧社会被奴役被剥削的状况,使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就必须努力发展生产力。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还没有完成的时候,我们还不可能集中主要力量来解决这个根本任务。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就不能不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到首要地位。

 

18.如何理解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决议》指出:“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领导人民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初步构想。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这个工业强国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建国方略提出来的。此后,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党对国家建设的战略性目标的提法,逐渐清晰和成熟起来。

党在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明确规定了党的中心任务,这就是要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周恩来同志在这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是中央第一次提出关于我国“四个现代化”的构想。

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相并行,党不久便将视野扩大到努力发展科学技术上面。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两次提及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里,将“现代科学文化”列入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整体构想之中。后来,毛泽东同志在阅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过程中提出,要把“国防现代化”加人国家现代化的内容中。1960年2月,周恩来同志在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学习讨论的发言中将“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这样,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便有了更完整的提法。

第二“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正式提出。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党在经济工作方面采取了比较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提出新的奋斗目标的时机已经成熟。1964年12月21日至1965年1月4日,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郑重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中央明确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中央还确定了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即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第一步,经过三个五年计划,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第三“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是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深入探索和对中外发展经验的总结,通过反复权衡和深思熟虑,最终确定下来的。历史证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实现“四个现代化”始终是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即使国家经历严重困难甚至后来发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因为有了这个伟大的共同奋斗目标,全国各族人民也从未停止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国家根本制度的根基也从未动摇。

 

19.如何认识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决议》指出,“经过实施几个五年计划,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一,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使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同志早就讲过:“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但是,直到1952年,我国工业化的起步点仍然是很低的。现代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占43.1%,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只占35.5%。因此,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成为党和人民奋斗的目标。

第二,初步改变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技术落后、畸形发展的工业状况,建立起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趋向合理的生产体系。原有的工业部门得到进一步发展,主要产品的年产量和生产能力大大增加。从1952年到1980年,棉纱的产量由65.6万吨增加到292.6万吨,原煤由6600万吨增加到6.2亿吨,发电量由73亿度增加到3006亿度。从“一五”时期开始,国家以156项重点工程、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为中心,进行了大规模投资,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学、国防等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武钢和包钢等十大钢铁厂、有色金属冶炼厂、几十个煤炭企业和发电厂等一批重要企业新建和扩建起来;电子、石油化工、原子能、航天等新兴工业部门从无到有或从小到大逐步得到发展;在机械工业方面分别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本行业,并且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一部分现代化大型设备。国家从1964年开始布局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在短期内初步建立起我国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形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和巨大的生产能力;石油工业的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1963年一举实现了石油产品基本自给,并于1973年开始向国外出口原油。

第三,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949年到1980年,全国新增铁路2.99万公里,初步形成了全国的路网骨架。1980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88万多公里,比1949年增加了10倍。水运事业有很大发展,内河通航里程由1949年的7.36万公里增加到1980年的10.8万多公里。民航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从1950年8月开辟由天津经武汉飞往重庆的第一条航线起,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航线已发展到180条。邮电事业也有很大发展,1980年全国邮电局、所发展到4.9万多处,为1949年的1.9倍。

第四,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农村共治理了2.6亿亩低洼易涝地,改造了2亿亩盐碱地和山坡地,修建了8.6万多座大中型水库;国家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以及其他一些江河两岸,整修和新建了总长达16万多公里的堤防。各种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力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20.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我国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

在党中央领导下,新中国外交经过20多年的实践,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伟大成就,使新中国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赢得了尊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决议》重点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尊重和赞誉”等方面对新中国外交成就进行了总结。对此,可从以下3个方面加深认识。

第一,制定新中国外交方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上逐渐形成以美苏两大强国相互对峙为特征的两极格局,出现美苏之间的矛盾同帝国主义与和平民主两大阵营、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相互对抗交织的局面。基于这一形势,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同志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方针,即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清除干净之后再考虑建交;明确宣布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根据以上方针,新中国一成立即同苏联建立外交关系,并先后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和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4月至1951年5月,又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4个亚洲民族独立国家,以及瑞典、丹麦、瑞士和芬兰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迈出了打破美国遏制和孤立政策的重要一步。同苏联缔结《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着手废除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先后收回帝国主义在旧中国拥有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第二,争取有利于我国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外交方面展开了积极的工作和斗争。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倡议将此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作为重要参与方出席万隆会议。加强对美斗争,坚决顶住来自苏联的巨大压力,反对“老子党”,维护了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党的尊严。支持和援助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正义斗争,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这些努力和斗争,为新中国刚刚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争取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

第三,打开对外工作新局面。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多年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为新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提供了机遇。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经过会谈,于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中美关系实现缓和。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中日关系得到改善。到1973年底,中国已基本上完成同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建交过程,同欧洲共同体也建立了正式关系。中国同这些国家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都有了良好的发展。中国同东欧各国的关系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恢复、改善和发展。中国发展了同亚非拉许多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并形成又一个更大范围的建交高潮。中国先后同40多个亚非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从各个方面坚决支持这些国家捍卫自己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外来侵略和干涉、维护本地区和世界和平的正义斗争。党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作出中国永远不称霸的庄严承诺,赢得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尊重和赞誉。


来源:共产党员网

本院简介
本院领导
本院机构